阶段一 数据集中存放的“档案馆”
信息无处不在。
当人类发明了文字,信息才有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——数据。而书写系统的发明,使得数据被系统的记录下来,存档在某一个地方。
随着人类科技不断的发展,数据存档的形式也不断的发生变化。远古时期的龟甲,石刻,到后来的竹简,以及近代的纸张,数据越来越多,存放效率也越来越高。不过,那时候的数据也仅仅作为存档,数据处理还是要完全依赖人。
阶段二 计算机数据中心——真正的数据中心
20世纪中期,人类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。从此,数据的计算处理,开始大规模的脱离人本身,转为由机器代替。
到了20世纪60年代,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,创建了一个属于美国Sabre公司的乘客预定系统,用于创建和管理飞机订座系统,让任何地方的任何代理点都可以及时获取电子数据。从此,数据中心的大门正式被打开。
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传统数据中心保护的内容早已不仅仅是数据的存档和处理。为了更好的支撑业务系统,数据中心包含的设施设备和功能责任也越来越多,比如供配电系统,安全系统,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等。同时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,除业务系统本身外,还有数据备份系统,业务冗余系统,甚至异地的双活数据中心,两地三中心等等。
阶段三 云计算数据中心——新形式的数据中心
20世纪80年代,“云计算”概念被提出。云计算从概念上,把计算能力当做类似水电一样的资源,提供给用户使用。
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全球兴起了多家大型的云计算供应商,比如亚马逊,微软,阿里巴巴等。
未来 云算中心与边缘计算共存
现如今,人工智能,大数据处理,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,人类对于数据处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极大的改变,笔者推测,未来一段时间,依托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,将会效率越来越高,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。同时,靠近终端的计算也将越来越重要,最终会进入云边共存,万物互联的时代。